但没想到荆州失守的速度要远比他自身想象的快,城中负责守卫的糜竺、糜芳更是直接选择投降,接到消息之后的关羽自然不能再次回到荆州,一旦选择前往上庸,可能还没到达就在半路被敌人拦截。于是他只能选择前往荆州不远的麦城暂时休整,积蓄力量之后再次攻打荆州。
即使退一万步来说,关羽能够凭借自己的武力打通路途上的重重困难,来到上庸,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基本上不可能做出的选择。关羽原本出身低微,因为在原来的地方杀害了官员导致被朝廷追捕,在路过关卡的时候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,才“指关为姓”,也就是他原本的姓氏根本不是关。
这样的经历让他对于自己在三国当中建立的威信非常珍惜和自傲,所以即使自己再失败也不想前往自己之前看不起的刘封那里避难。关羽自身的能力优秀自然不必多说,但是其自身的性格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。
糜竺和糜芳本来就是糜夫人的亲戚,也可以算作是刘备的亲戚,按道理来说和关羽应该是一家人。但因为关羽自身的性格,他根本瞧不起这两个人,这也导致两人留守荆州的时候并没有拼死作战,而是很快选择了投降。
至于刘封则是刘备的义子,但当时关羽的意见是不要收刘封为义子,还将刘封比作是螟蛉。但刘备自身对于刘封却非常喜爱,在自己称王的时候,想要封地给刘封。问及到关羽的意见的时候,关羽直接点名让刘封驻守上庸即可,这样就可以杜绝刘封的其他心思。
关羽从一开始就不怎么看得上刘封,即使是刘备想要封地给他,关羽也认为不能让刘封心存侥幸,以免以后和刘禅争夺王位,建议刘备把他封在比较偏远的地方。这也就是关羽兵败之后没有前往上庸的原因,毕竟两人之间矛盾重重,而刘封见到关羽战败也并没有选择支援,而是坐山观虎斗的态度。
总结:综上所述,关羽在兵败之后没有选择去上庸,而是选择去了距离荆州不远的麦城,有着客观的情况,那就是距离较远,路途上容易遭受伏击,同时上庸作为一座小城,必然也支撑不了多久的时间。
同时也有着主观的原因,关羽认为依靠自身还能将荆州夺回,同时自身的性格也让他不愿意低头前往上庸。一个人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切莫沾沾自喜,一旦陷入到这样的心态当中,就难免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,然后盲目应对新的情况,最终犯下众多错误,导致一切都无法挽回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